
2.2项目建设背景
1)建设背景
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,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,老年人口基数大、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、空巢化趋势,需要照料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.78亿,占总人口的13.26%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“未富先老”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、历史欠账较多、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,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。
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是应对人口老龄化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。目前,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,且正在以每年3%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,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。预计到2015年,老年人口将达到2.21亿,约占总人口的16%;2020年达到2.43亿,约占总人口的18%。随着人口老龄化、高龄化的加剧,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,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,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,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。
面对当前形势,国务院在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(2011-2015年)》提出了加强政府在制度、规划、筹资、服务、监管等方面的职责,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,打破行业界限,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,采取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、政府购买服务、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,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。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。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,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,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,实现合作共赢。
2)市场预测
据相关统计数据,截至2011年年底,石家庄全市总人口9972927人,60岁以上老年人为1467116人,占总人口的14.71%。据悉,石家庄自1993年老年人与总人口比例开始超过10%,进入老龄化社会,先于全国6年,目前石家庄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,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。
据石家庄市民政局测算,全市每年平均增加老年人6.9万,到2015年,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5.92%,老年人口将超过170万。按照“9073”养老方式:即有90%的老人居家养老,接受社会服务;7%的老人需要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,3%的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。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市要有153万老年人居家养老,接受社会养老服务,有11.9万老年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,有5.1万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。石市需要新增养老床位2.5万张。
虽然,近年石家庄市也建设了社会福利性质的政府敬老院,但由于容量和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,难以为全部需要社会化赡养的老人提供有效的养老服务。
2.3建设地点
本项目建于藁城市张家庄镇蔡家岗村村东,正港公路北侧。
2.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
(1)建设规模
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,建设冀北养老院一座,总建筑面积5380平方米,共有三座主体建筑,一栋5层楼的全寿命老年公寓,一栋3层楼的综合楼,一栋2层楼的办公楼。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,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。项目建成后共有床位300张,可接收300个老年人安度晚年,可为老年人提供居住、休闲、娱乐、健身、康复等系列服务。
(2)建设内容
本项目养老院建筑按二星级标准建设。其中:
标准单人间:每套20平方米,共22套。
标准双人间:每套20平方米,共139套。其中:残疾人双人间、每套22平方米,共5套。
具体建设内容如下:
1)全寿命老年公寓1栋 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,五层建筑,共161套房间,可接收300位老人颐养天年。
2)综合楼,三层建筑,建筑面积700平方米,底层为餐厅,二、三层为老年娱乐、健身活动场所。
3)办公楼,二层建筑,建筑面积300平方米,底层为医务室、康复室,二层为办公室、会议室。
同时建设配电房、污水处理站等附属设施。院内为园林化建筑,分别布置垂钓场、种植区、停车场、老年人门球场等服务设施。
4)其他附属建筑,建筑面积380平方米,包括:锅炉房、值班室,配电房,污水处理站,厕所,车库。
(3)总平面布置
1)总平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
①符合张家庄镇蔡家岗村总体规划。
②应遵循国家的基本建设政策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、定额指标、建设标准等要求。
③应充分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,适量地进行必要地改造,因地制宜、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。
④项目服务中心总平面设计宜按不同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布局。
⑤项目建筑与外建筑之间的距离,应符合安全防火及卫生间距等有关规定。
⑥项目建筑位置、体形、层数、出入口位置等既要满足其功能要求,也要考虑建筑组合的完整性及规划的要求,同时也应与周边景观、环境相协调。
⑦做好建筑组群的组织,做好绿化美化规划。
⑧中心建筑物的出入口为一个。
2)环境设计原则
①贯彻适用、经济、美观的原则,建筑标准按建设条件合理确定。
②建筑外铺设人行道,人行道全部铺彩砖;建筑物周围有空地条件时,尽可能铺设草坪,种植绿化树。
3)项目总体规划方案
场区分服务区、生活区、活动区、动力区四大功能区。
服务区:服务区布置场区的南侧,布置有办公楼、值班室和停车场。
生活区:生活区布置在场区的东、西两部分,各布置两栋老年公寓。
活动区:活动区布置在场区的中部和西北部。
场区中部布置综合楼,场区的西北部布置场外运动场地,安装部份健身器材和和羽毛球场地等。
动力区:锅炉房,污水处理站,污水处理水池,清水池。
生活区的公寓楼和活动区的综合楼之间,楼与楼之间,采用连廊连通起来,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,便于老年人活动。
场区的主入口大门布置在场区的南侧,紧临公路,作为人流大门。
场区的次入口大门布置在场区的西南侧,面临公路,作为物流大门。
场区内主干道宽6米,次干道宽4米,支干道宽3米,各主要建筑设施均有道路相通,形成环形通道。各建(构)筑物相互间距应满足消防间距要求。
场区内绿化:在生活区,活动区、服务区、主要出入口、道路两旁和建筑物周围以及场区空地进行绿化。场区绿地构成有乔木、亚乔木、花灌木、绿篱、花坛、草坪和喷水池、假山、凉亭等。根据功能区的性质,环境构成,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。场区绿化面积不小于30%。
场区四周设置围墙,使之形成一个封闭的安宁的舒适的空间。